交大学子梁平播撒梦想种子:童心绘未来,慧眼识乡土

日期:2025年06月26日 作者:李洪庆 点击:[]

2025年6月14日,重庆市梁平区铁门乡长塘村中心小学的教室里格外热闹。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的志愿者们带着画笔、生态模型和无人机,为这里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未来之城”主题支教活动——从童画描绘家乡愿景,到动手认知长江生态,再到无人机“飞阅”故土,这场融合创意、生态与科技的实践课,让乡村课堂变成了连接想象与现实的奇妙空间。

童心绘梦:画笔勾勒“未来之城”

活动伊始,“我心中的未来之城”主题绘画点燃了孩子们的想象力。在交大志愿者的引导下,孩子们铺开画纸,拿起五颜六色的画笔,尽情描绘心中家乡未来的蓝图。

110B6

“我要画会飞的房子,就建在柚子树顶上!”“这里要有彩虹桥,一直通到山外面!”活动伊始,“我心中的未来之城”主题绘画环节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。在志愿者李洪庆的引导下,彩色画纸铺展,稚嫩的笔触跃动:现代化农舍点缀在柚海间,智能机器人穿梭稻田,生态廊道串联起村庄与城市……

“孩子们的画里有对科技的好奇,有对自然的珍爱,更有对家乡的期待。”李洪庆观察到,有的孩子特意在画中添加了“机器人农场”,有的则反复描绘“会呼吸的河岸”。这些充满童趣的创作,不仅锻炼了审美表达能力,更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建设家乡的种子。

巧手护江:贴图认知“消落带”生态

“三峡大坝建成后,水库水位涨落形成的消落带,为什么需要特别保护?”绘画环节后,课堂转向与家乡息息相关的生态课题。志愿者张浩然通过图片、模型和通俗讲解,向孩子们解释了消落带的概念——这片随水位季节性“露脸”的岸线区域,正面临水土流失等生态挑战,而种植耐淹植物是关键修复手段。

随后的动手环节里,孩子们分组合作,根据对消落带不同高程区域的理解,将代表耐淹植物、固土植物的彩色贴纸,仔细贴在生态模型的“水位线”上下。“原来水库边的植物有这么多学问!”五年级学生小琳贴着“狗牙根”贴纸认真表示,“以后要更爱护河岸。”

俯瞰家园:无人机翱翔点亮“乡土之眼”

活动高潮在操场上演。随着重庆交大测绘专业志愿者操控无人机升空,教室大屏幕实时呈现出铁门乡的田野、村庄、柚林和山峦——这是孩子们从未见过的“家乡全景”。

“看!那是我家院子!”“这是我们上学的小路!”当熟悉的场景以俯瞰视角呈现时,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。志愿者借此机会讲解地理测绘知识,介绍无人机在现代农业、乡村规划中的应用。“第一次这么清楚地看到家乡的全貌,原来我们的柚子林这么大、这么绿!”六年级学生小明望着屏幕感叹,眼中满是自豪。

扎根乡土:交大实践持续赋能乡村教育

此次活动是重庆交大梁平铁门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又一次实践。自2025年5月基地启动“长塘大讲堂”以来,已开展多场科普教育活动。“从激发想象到培养生态意识,再到增进乡土认同,我们希望用高校的智力资源为乡村孩子打开更广阔的视野。”基地负责人介绍,本学期还将在铁门乡开展数场特色活动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场支教中还活跃着“成长型”志愿者的身影——曾受惠于交大支教、如今已是该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李应娇,正以“助人者”的身份参与其中。“是当年的支教老师帮我找到了人生航向。”她笑着说,“现在我想用同样的方式,让更多孩子看见远方。”

从童画到生态,从科技到传承,这场特别的支教课,不仅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,更让“用知识反哺乡土”的精神在梁平大地上持续生长。

上一条:伟德体育官网开展2025年研究生导师培训:卢峰教授作“师生共同体”主题报告 下一条:伟德体育官网赴贵州遵义访企拓岗

关闭